Home
北京大学2016年“黉门对话——汉语教材与学科发展”举行
来源: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承办的北京大学2016年“黉门对话——汉语教材与学科发展”于2016年10月29日在图书馆北配殿举行。12位国内外在汉语教材研究领域有创新性见解并编写过主流汉语教材的专家应邀担任对话嘉宾。来自海外的有法国教育学部荣誉总督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白乐桑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文部主任周质平教授,美国中文教师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原北京语言学院刘月华教授,日本明海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杂志创办人史有为先生;来自校外的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汉语教材总编审、北京语言大学刘珣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李泉教授,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主任、中山大学周小兵教授,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吴中伟教授;来自校内的有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会长、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李晓琪教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元满教授和刘颂浩教授。从400多报名者中遴选出的200名参会者来自于全国50多所高校和数家出版社。四场对话的主持人均来自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此次对话再次运用由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使未能到会者可通过微信平台观看网络直播。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刘元满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贾爱英代表研究生院致辞,她回顾了“黉门对话”的由来,希望学者们对学科重要问题进行互动和对话,推动学科向前发展,同时引导研究生对学术和理想的追求。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代表学院致辞,他说道,学院致力于搭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讨平台,前两期分别以“汉语国际教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和“移动互联网与国际汉语教学”为议题进行深度对话,今年是第三年承办。他特别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对外汉语教材建设带来的改变,并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作了展望。



“黉门对话”现场

第一场对话由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汲传波主持。白乐桑以“汉语教材与‘庐山现象’——学科建设的重大认识论障碍”为题,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汉字是汉语最本质的特点,汉语教学是第二文字语言教学,认为中国教材不应该对汉字这一单位采取视而不见和否认的态度。他提倡以字为单位、语素教学,要重视教学的经济原则,遵守字词兼顾原则,不能忽略要传递的基本知识,忽略学习者的角度。李晓琪教授探讨了“汉语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从教学法理论、语言教学的参与者、语言教学环节等三个方面与教材建设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博雅汉语》作了相应解释。刘珣教授的报告“教材建设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探讨了汉语教材的特点、汉语教材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希望在教材编写中做到创新性和精品化。随后的互动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就“字本位”理论发表了不同看法。讨论热烈深入,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引起与会者阵阵掌声。


第二场对话由徐晶凝教授主持。周小兵教授的报告题为“基于教材库的教材评估与研发”,他结合中山大学汉语教材基地与教材库的情况以及全球汉语教材概览,提出应该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内容与态度、语言要素几方面考虑教材建设。李泉教授以“汉语教材编写、使用和评估中的问题与对策”为题,从教材编写、教材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材编写中应该重视经验,教材的编写要有创新思想的支撑。周质平教授提出“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几点原则”。他认为汉语教材不能过度重视实用,为了所谓的“效率”而牺牲生活中的美感,并指出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痴与陶醉”。他还表达出对教材工具化、教师匠人化的隐忧。对话过程中,问者简明犀利,答者冷静应对。专题报告和对话的信息量巨大。


第三场对话由辛平教授主持。姜丽萍在题为“汉语教材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报告中提出,汉语教材应该在继承中发展,综合就是创造,汉语教材应该努力做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教学好用”。吴中伟在题为“汉语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与重点问题之管见”的报告中提出了汉语教材建设的三个发展趋势,即多元化、立体化和动态化。他还就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材创新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刘元满题为“学科发展与汉语教材主题变化关系”的报告展示了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和对外汉语教材的不同历史分期,提出“对外汉语教材主题呈阶段性变化”,并将教材主题分为“自然期、醒悟期、自觉期、普适期、多元化期”五个时期。针对“自然期”的命名,周质平、刘月华两位长期在美国教汉语的教授提出了不同意见。此外专家和与会者还围绕教材创新、海外汉语教学、国别化教材等方面展开热烈的探讨。


第四场对话由杨德峰教授主持。史有为的主题报告“教育理念、语法汉语化之于教材”提出了“人具有语向自调适能力”“汉语语法的体现应该尽量背景化和感性化”“一切以人及其学习目的为依归”“汉语语法不等于汉语化的语法”四个理念。他还对年轻一代的教材研究及编写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刘月华在题为“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语法问题”的报告中,结合其主编在美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听说读写》,就“简化语法系统”“突出说英语学生的难点”“不仅说明语法结构,更尽量说明用法”“注重句子连结”“淡化语法教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刘颂浩在报告“对外汉语教学练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学练习研究应该受到重视,并结合具体实践进行深入探讨。现场讨论过程中,与会者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术语的使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练习题的数量和种类、语料的使用等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p>

四场对话紧锣密鼓、名家云集、信息量巨大,智慧在这里交集,思想在这里碰撞,堪称一场学术盛宴。对话结束后,对话嘉宾及与会者纷纷发表感言。他们表示,感谢北京大学举办这样高端的学术活动,这是一次围绕鲜明的话题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对话,同时对对外汉语学科发展充满信心。刘元满分析了参会者数据,提出了课程建设方面的思考,并表示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愿意为学科发展提供研讨平台。她深信,通过大家持续不断的努力,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将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与会嘉宾合影
版权所有 © 2006-2014 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9]282号 | 京ICP证07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