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12月5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要加强总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内外统筹、政企统筹,加强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舆论支持、文化条件。


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文化内涵


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应重视文化的力量,推动文化交流。具体来说,既要通过文化传承、修复等方式,保护好已有的丝路文化遗存;还要通过大力创新,为一些古老的文化地标赋予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文化魅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沿线城市积极谋篇布局,寻找商机。但笔者在一些城市调研发现,各地干部谈贸易、投资、产能输出的多,谈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少。


其实,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正是在丝绸之路的引领和推动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开始影响世界。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文化这个“软力量”,促进了不同文明交织交融,从而推动了经贸、投资等经济要素流动。



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应重视文化的力量。注重文化交流,才能为沿线国家深层次合作奠定基石。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各国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加强“五通”的构想中,民心相通是最需下功夫推动的一个。要加强沿线国家的“硬件”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提出后,受到了沿线国家和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沿线很多国家的人民给予积极响应,展现出“文以化人”的软力量。


加强文化交流,需以文化为魂,发挥文化先行作用。 文化的交融交流有利于凝聚共识,有利于推动合作。当前,应发挥文化先行的优势,制定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推动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同时,精心打造新的文化交流品牌,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论坛、展览、演出等活动,激活文化资源。


只有推动文化交流,才能在深层次扩大我国的影响力。文化是城市之魂,更是国家之魂。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文化资源、文化发展的支撑。 一方面,要通过文化传承、修复等方式,保护好已有的丝路文化遗存;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创新,为一些古老的文化地标赋予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文化魅力。同时,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在促进交流与沟通中的作用,打造线上线下交流的新平台。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建设立足亚洲、欧洲、非洲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的历史通道,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致力于发展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其中, 人文精神烘托的经济合作和开放发展彰显了文化的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习近平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土壤,就是充满文化活力的民间交往和交流。民心相通在于文化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历史、语言、宗教、风俗等社会生活的民间认知和交流是民心相通最广泛的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的现代交集和共识,正在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支点之一。


举例来说,在“一带一路”建设包含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万里茶路”的历史文化传统正成为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重振“草原丝路”的文化共识。这条古代商道在三个国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节点城市,如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恰克图,蒙古的乌兰巴托,中国的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等。这条商道向北延伸到莫斯科和欧洲其他地区,向南通达福建等茶叶产地。这条“万里茶路”带动了沿途城镇、商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当年,形形色色的驼队商旅操着不同语言,信仰不同宗教,承载不同文化,共同推动了这条商路的繁盛。这是历史留给中国、蒙古、俄罗斯的一份重要文化遗产,是有利于建设现代“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人文资源。


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视角推进现代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这是一种新的历史文化观,也是开创新历史、发展新文化、造就新繁荣的重要立足点。 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各个国家不仅需要立足本国实际,而且需要具有相互关照的全局视野。 中国倡导和谐包容、文明宽容的理念,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主张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这是一种高尚的文明观、包容的文化观、和谐的社会观。将其付诸实践,既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也需要科学阐释人文精神、推动文化传承、提供智力支持,更需要植根民间社会的文化和承载这些文化的人民去精耕细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区位变化,古代社会的“边缘”、现代国家的“边疆”正在转变为开放发展的前沿、内外联通的中心。在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省、市、自治区中,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民族省份和边疆地区,都有“核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际通道”“战略支点”“新高地”“辐射中心”等新的发展定位。“一带一路”建设对边疆地区无疑是一大利好,而且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将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


西部地区、边疆地区虽然发生了区位的战略性转变,但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依然显著,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展开的中国改革开放“新空间”,这些地区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大利好”。同时应意识到, 边疆地区不仅是文化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而且与邻国共享着许多历史文化资源 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经济生活等方面具有相互融通的优势。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在开放发展中发挥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就能使国际关系“亲、诚、惠、容”准则渗透于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心田。


来源:人民日报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两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顺利,取得重要进展,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


一是顶层设计顺利完成。 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面完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地方实施方案与国家规划的衔接工作,有序推进各部门制定实施方案,编制了科技合作等一批专项规划。


二是合作共识不断深化。 “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蒙古“草原之路”、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等相互衔接。我国与土耳其、波兰等约30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全力打造“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推动中蒙俄、中国—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在习近平主席访巴期间签约项目达300亿美元。中印尼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效显著,雅万高铁作为标志性项目正式开工。



三是投资贸易蓬勃发展。 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我国已同10个国家签署国际产能合作协议,中哈产能合作协议总投资超过230亿美元。中老铁路正式动工,中泰铁路举行项目启动仪式,瓜达尔港等重大项目正协调推进。中白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及中老、中越、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进展顺利。


四是国内各方积极行动。 各部门普遍建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机制,制定配套措施。海关“三互”大通关改革覆盖全国。专项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10项税收政策、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出台。《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年)》印发实施。丝路基金全面启动运行,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在沿线业务进一步扩大,金融支撑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2016年,围绕建机制、打基础这一主线,我们将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推动共建陆海经济走廊。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以国际产能合作为核心,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协力推进国际港口建设,积极发展临港产业集聚区,推进海洋经济合作。积极推动签署一批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完善政策框架,力争在我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国外市场需求较大的装备制造等重点合作领域取得突破。



二是统筹国内各种资源。 加快编制文化、教育和旅游合作等专项规划。引导各地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动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效运转,继续发挥开发性金融融资融智优势。


三是扩大全方位影响。 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共同打造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在沿线相关国家的关键物流节点建设一批集疏运中心。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


来源:发改委网站


版权所有 © 2006-2014 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9]282号 | 京ICP证070624号